综述:抚顺市地处辽宁省东北部,东连吉林省、南邻本溪市、西接沈阳市、北濒铁岭市,位于长白山余脉地带。行政面积11272.1平方公里。按行政水资源分区划分为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市区和抚顺开发区。按流域水资源分区划分为浑河、太子河、富尔江、辉发河以及清河、柴河5个Ⅳ级区。
2008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702.8毫米,折合水量79.22亿立方米。
全市水资源总量23.5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27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06.4毫米;地下水资源量5.48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214亿立方米。全市入境水量1.30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9.15亿立方米。
全市55座大、中、小(I)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0.53亿立方米。
全市总供水量6.982亿立方米,总用水量6.982亿立方米,总耗水量4.608亿立方米。
全市废污水排放量2.260亿立方米。
全市Ⅱ、Ⅲ类水质河流占评价河长的77.8%;地下水水质综合指标为Ⅲ类水质。大伙房水库为Ⅱ类水质(除总磷、总氮外)。
全市万元(GDP)用水量105.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用水量73.73立方米。
降水量: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702.8毫米,折合水量79.2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10.0%,比上年减少0.6%,为平水偏枯年份。
从降水等值线图上分析,全市降水量在600~850毫米之间,全区降水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北部将水量相对较大,中部地区雨量偏小。年降水量最大为清原县大孤家雨量站825.1毫米,最小为新宾县木奇雨量站降雨量仅为600.5毫米。
年内分配: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汛期6~9月。1~5月全市平均降水量177.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5.3%,比同期多年均值增加34.9%;6~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558.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6.5%,比同期多年均值减少16.3%;10~12月全市平均降水量57.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2%,比同期多年均值减少27.7%。
地区分布:从行政区域分布看,年降水量比多年均值普遍减少,清原县降水量727.0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6.9%;新宾县降水量685.4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2.8%;抚顺县降水量697.0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0.8%;市区降水量700.0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6.7%;抚顺经济开发区降水量660.6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8.4%
流域分布:浑河降水量693.9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0.8%;太子河降水量708.1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2.2%;富尔江降水量707.7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10.1%;清、柴河降水量746.4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5.1%;辉发河降水量712.6毫米,比多年均值减少4.0%。
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径流量表示。2008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23.2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3.5%,比上年减少10.6%,折合年径流深206.4毫米。
各行政区域地表水资源量:清原县7.895立方米,新宾县9.691立方米,抚顺县4.408立方米,市区1.062立方米,抚顺经济开发区0.2110立方米。
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清原县减少24.8%,新宾县减少27.1%,抚顺县减少16.2%,市区减少7.0%,抚顺经济开发区减少减少7.5%。与上年比较:清原县减少4.0%,新宾县减少6.8%,抚顺县减少22.8%,市区减少25.2%,抚顺经济开发区减少25.4%。
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浑河13.00立方米,太子河3.930立方米,富尔江2.541立方米,清、柴河增加2.614立方米,辉发河1.182立方米。
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浑河减少31.9%,太子河减少13.0%,富尔江减少16.3%,清、柴河增加0.6%,辉发河减少1.2%。与上年比较:浑河流域减少25.3%,太子河流域减少2.9%,富尔江流域增加37.0%,辉发河流域增加30.3%,清、柴河流域增加42.5%。
出入境水量:入境水量是指境外河流流入我市境内的水量。出境水量是指境内各河流流出我市的水量。
2008年全市入境水量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5.8%。出境水量19.1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1.1%。按流域划分,浑河出境水量9.623亿立方米;太子河出境水量3.663亿立方米;富尔江出境水量3.007亿立方米;辉发河出境水量0.9183亿立方米;清、柴河出境水量2.294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降水、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2008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5.484亿立方米。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5.345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0.2312亿立方米,平原区与山丘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0928亿立方米。
各行政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清原县1.119亿立方米,新宾县2.591亿立方米,抚顺县0.8526亿立方米,市区0.7507亿立方米,抚顺开发区0.1703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水资源总量等于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而得。
2008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0.4%,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2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484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214亿立方米。
行政区域水资源总量情况:各县、区水资源总量比上年均有所减少,清原县7.938亿立方米,新宾县9.731亿立方米,抚顺县4.433亿立方米,市区1.104亿立方米,抚顺开发区0.3321亿立方米。
流域水资源总量情况:浑河13.23亿立方米,太子河3.930亿立方米,富尔江2.555亿立方米,清、柴河2.627亿立方米,辉发河1.197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动态:2008年抚顺市小(Ⅰ)型以上水库55座,年末蓄水总量1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8%。其中,大型水库1座,年末蓄水量9.46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7%;中型水库8座,年末蓄水量0.603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9.7%;小(Ⅰ)型水库46座,年末蓄水量0.4629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7%。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08年对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及埋深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抚水文(方)监测井,地下水埋深4.15米,抚水文(石)监测井,地下水埋深5.63米。抚水文(哈)监测井,地下水位115.10米,抚水文(营)监测井,地下水位133.83米。对监测井所采集数据分析,高湾和顺城地区地下水位相对比较稳定。
供水量: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水量。2008年全市总供水量69820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了606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65230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93.4%;地下水供水量4599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6.6%。在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44000万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量8282万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量12590万立方米,分别占总供水量的67.5%、19.8%和12.7%。在地下水供水量中,全部是浅层地下水。
用水量:用水量是指分配用水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2008年全市总用水量69820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60万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1790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5.5%;林牧渔畜用水量1168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7%;工业用水量20690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9.6%;城镇公共用水量4307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城镇生活用水量8230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11.8%;农村生活用水量175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5%;生态环境用水量1886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7%。
行政分区用水量:行政分区用水量是以市、县、区为单元的年内用水量。市区用水量30770万立方米,清原县用水量12020万立方米,新宾县用水量14870万立方米,抚顺县用水量7449万立方米,顺城区用水量2243万立方米,东洲区用水量525.0万立方米,望花区用水量291.0万立方米,抚顺开发区用水量1652万立方米。
流域分区用水量:流域分区用水量按Ⅳ级区进行统计。浑河51800万立方米,太子河3441万立方米,辉发河3716万立方米,富尔江5557万立方米,清、柴河5311万立方米。
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2008年城市建成区供用水量3077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用水量30540万立方米,地下水用水量232.0万立方米。
耗排水量: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08年全市实际耗水量46080万立方米,综合耗水率66.0%。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23800万立方米,耗水率74.9%;工业耗水量16460万立方米,耗水率79.6%;城镇公共耗水量2108万立方米,耗水率48.9%;城镇生活耗水量823.0万立方米,耗水率10.0%;农村生活耗水量1405万立方米,耗水率80.0%;林牧渔畜耗水量764.0万立方米,耗水率65.4%;生态环境耗水量726.0万立方米,耗水率38.5%。
行政分区耗水量:市区18460万立方米,清原县7963万立方米,新宾县10280万立方米,抚顺县5650万立方米,顺城区1760万立方米,东洲区415.0万立方米,望花区233.0万立方米,抚顺开发区1319万立方米。
废污水排放量:2008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22600万立方米。其中,市区及抚顺县20600万立方米,清原县1220万立方米,新宾县780.0万立方米。
水体水质现状评价:地表水水质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和性质。评价内容包括河流水质、水库水质。抚顺市地表水环境中,大伙房水库各项污染指标除控制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总磷、总氮外,均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2008年对全市5条主要河流的7个河段及供水水库水质进行了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源头保护区水质较好 ,其它河段水质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好转。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08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4.65万吨。其中,化学需氧量2.52万吨,生化需氧量1.02万吨,氨氮0.29万吨,悬浮物0.78万吨,挥发酚0.215吨,总氮294.0吨,磷酸盐62.2吨,硫化物1.20吨。
河流水质:枯水期189.0公里评价河长中,北口前~北杂木段共30.0公里为Ⅲ类水质, 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5.9 %; 南章党~台沟共3.0公里为Ⅱ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58 %;新宾镇~古楼共80.0公里为Ⅱ类水质, 占全部评价河长的42.3 %;红河河口~北口前段共34.0公里为Ⅲ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8.0 %;章党河口~永安桥共20.0公里为超Ⅴ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0.6%;马河村~东洲河口共12.0公里为超Ⅴ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6.35%;刘山~李石河段共10.0公里为超Ⅴ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5.29%。
丰水期189.0公里评价河长中, 北口前~北杂木段共30.0公里为Ⅱ类水质, 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5.9 %; 南章党~台沟共3.0公里为Ⅱ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58 %;新宾镇~古楼共80.0公里为Ⅱ类水质, 占全部评价河长的42.3 %;红河河口~北口前段共34.0公里为Ⅲ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8.0 %;章党河口~永安桥共20.0公里为Ⅳ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10.6%;马河村~东洲河口共12.0公里为Ⅳ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6.35%;刘山~李石河段共10.0公里为超Ⅴ类水质,占全部评价河长的5.29%。
水库水质: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5749-85)对供水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大伙房水库(总磷、总氮除外)为Ⅱ类水质,红升水库、小孤家水库为Ⅲ类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
2008年对抚顺市13眼地下水井进行监测。根据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南口前、长山堡、旺清门、哈达、南章党、英额门、新宾、石文、方晓、营盘等基本达到Ⅲ类水质,个别井点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等超标。
用水指标分析:全市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当年价)338.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662.5亿元。年末总人口223.2万人,其中城市市区人口139.6万人。根据社会经济资料和用水分析,主要用水指标如下:全市水资源量23.5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5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05.4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国有及规模以上)用水量73.73立方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139.9升/人·日,城镇公共用水量67.5升/人·日;农村生活用水量63.4升/人·日;农田灌溉用水量567.7立方米/年·亩;鱼塘补水用水量483.0立方米/年·亩;牲畜用水量19.0升/头·日。农田灌溉用水量中水田用水量667.7立方米/年·亩;水浇地用水量291.4立方米/年·亩;菜田用水量225.3立方米/年·亩;林果灌溉用水量89.0立方米/年·亩。
清原县工业增加值(当年价)21.0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1.0亿元。年末总人口3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9万人,农村人口23.1万人。全县水资源量7.93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335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235.7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国有及规模以上)用水量42.4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134.0升/人·日,城镇公共用水量45.0升/人·日;农村生活用水量74.27升/人·日;农田灌溉用水量570.0立方米/年·亩;鱼塘补水用水量330.2立方米/年·亩;牲畜用水量19.1升/头·日。农田灌溉用水量中水田用水量601.3立方米/年·亩,水浇地用水量286.2立方米/年·亩,菜田用水量303.1立方米/年·亩;林果灌溉用水量296.7立方米/年·亩。
新宾县工业增加值(当年价)10.4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3.0亿元。年末总人口3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8万人,农村人口22.0万人。全县水资源量9.73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21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45.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国有及规模以上)用水量14.8立方米。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107.7升/人·日,城镇公共用水量106.1升/人·日;农村生活用水量49.78升/人·日;农田灌溉用水量711.2立方米/年·亩;鱼塘补水用水量500.0立方米/年·亩;牲畜用水量33.1升/头·日。农田灌溉用水量中水田用水量752.3立方米/年·亩;水浇地用水量200.0立方米/年·亩;菜田用水量500.0立方米/年·亩;林果灌溉用水量200.0立方米/年·亩。
重要水事
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2008年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投资1.16亿元,新修堤防136.7公里。其中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投资8305万元,新修堤防46.97公里,河道绿化2210亩,完成了浑河干流高阳橡胶坝至东陵闸南堤,浑河和平桥至友爱河口北堤及友爱河左岸回水堤,东洲河堤防续建,古城河堤防整治,杨柏河五老桥至河口段治理,拉古河堤防治理,浑河葛布橡胶坝至滴台缝堤防治理以及花园湖防护等一批重点工程;农村河道治理工程投资3297万元,新修堤防89.725公里,加固堤防54公里,疏浚河道95公里,河道绿化279.81公里。经过一年的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了我市城乡河道的防洪标准,并有效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2008年是国家对病险水库投资多,力度大的一年。我市各级水务部门抓住机遇,精心设计规划,突出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全年投资2650万元,对8座病险水库开展了除险加固,除2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因工期安排尚未完成外,其余6座水库全部按设计要求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抚顺市率先实现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
根据《抚顺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初步设计报告》及国家有关加强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监测的要求,我市2008年投资250万元建设了小孤家水库、红升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指标为温度、PH值、浊度、溶解氧 、电导率、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流量等9项指标,该系统主要监测设备技术参数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省水利行业水源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的空白。通过水质自动化监测站建设,实时掌握水源地水质实时情况,若发生意外的水体污染事故,能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从而保障了饮水安全,实现人水和谐。
市、县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工作顺利完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水资源问题将严重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解决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摸清现状条件下我市的水资源状况,满足各类水资源规划设计以及整个经济、社会运行在与水资源相关事务的决策和处理中对水资源评价成果的迫切需要,会同市水文局完成了《抚顺市水资源评价》、《抚顺县水资源评价》、《清原县水资源评价》、《新宾县水资源评价》、《抚顺经济开发区水资源评价》并通过了省、市相关专家的评审,并将水资源评价成果在抚顺日报上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节约用水管理
《抚顺市节约用水条例》已正式施行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草制定了《抚顺市节约用水条例》,并经2008年9月5日抚顺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市节约用水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也成为全市实现节水减排,减少污染重要的法律保证。
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进展顺利
根据辽水资[2007]95号——《关于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市选择了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抚顺矿业集团公司暖气厂、辽宁天湖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家具有代表性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水平衡测试作为2008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通过对不同行业进行水平衡测试,更加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用水情况,有效地分析企业的节水潜力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从而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进展。
新农村建设
扎实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水利保障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我市重点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县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配套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和县区招商引资项目进行配套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全年建成了方塘、拦河闸等灌溉水源工程及其配套设施471处,投资6679万元,加大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力度,投入建设资金4434万元,仅2008年就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76眼,解决饮水困难人口6.7万元,使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83%,为我市提前实现安全饮水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展顺利
2008年完成了我市水库移民现状人口重新复核,复核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60217人,发放和落实移民扶持项目资金3616万元。在深入调查、分析我市经济发展和小型水库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了《抚顺市关于解决小型水库困难问题的项目规划(2008—2012)》,提出未来五年解决小型水库困难问题的目标及各项措施。